主要考量是依「血中尿酸值」與「風險」高低來衡量。治療部分可以考慮「抽血追蹤.生活型態調整.飲食控制」,若患者同時併有高風險因子,則需與醫師討論「降尿酸」治療。
高尿酸血症的定義及原因
血尿酸濃度的正常值,以生理化學的定義為準。不分男女之成年人空腹血尿酸值 >7.0 mg/dL 為高尿酸血症。
痛風的診斷
參考 2015 年美國風濕病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及歐洲風濕病聯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EULAR)的診斷標準,「至少發生一次關節或黏液囊的腫脹、疼痛或觸痛」是進入診斷流程的條件,「在有症狀的關節或黏液囊中出現尿酸結晶,或出現痛風石」可作為診斷的充足條件(sufficient criteria)。若不符合此項充足條件,再藉由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結果計算分數,診斷患者是否罹患痛風。對診斷有疑問的,除了就近尋找「風濕科醫師」諮詢外,也可上 http://goutclassificationcalculator.auckland.ac.nz/(英文)自助不求人!
以下幾點也是診斷時常見的錯誤:
急性痛風發作時,約三分之一患者血尿酸值正常。 正確診斷還是根據詳細的病史、身體檢查並配合檢查來判斷及鑑別診斷。 關節痛就想抽血驗尿酸和關節痛就想照 X 光(感謝郭亮增醫師大作)一樣,保證一定自誤前程,列入黑名單。常見的其他病因
同樣以紅、 腫、熱、痛表現的關節病變很多,即使是典型的痛風發作,有時還是需要醫師進行鑑別診斷,尤其是療效不佳或是病程過久,如:不治療無法在一週內自行痊癒好轉,或一次發作超過兩週或以上 。- 蜂窩性組織炎
- 反覆性風濕症(台灣很常見)
- 細菌性關節炎
- 假性痛風
- 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及反應性關節炎…等)
- 類風濕性關節炎
治療目標與治療方式
建議控制血尿酸值 <6.0 mg/dL。合併痛風石的初期目標設在 <5.0 mg/dL,以加速痛風石的溶解。
高尿酸血症與痛風日常生活指導與飲食建議
雖然,還是把「抽血追蹤.生活型態調整.飲食控制」放在治療的優先項目上,但除少數單純因大量飲酒、長期不當飲食、過度肥胖的患者,積極的生活型態調整與飲食控制會有效果外,根據過去研究,飲食控制只能使血尿酸下降約 1.0 mg/dL 左右。若血尿酸值大於 9 mg/dL 不吃「降尿酸藥物」還真是 Mission Imposible!藥物治療
秋水仙完全不會降尿酸,別再問我為何吃了秋水仙,尿酸怎麼不會降!併用秋水仙的目地在抗發炎,預防發作或減少發作次數及發作時的嚴重度,併用的時間至少需要「痛風不再發作 3 至 6 個月」,但最終要用多久,仍需多方考量,醫病雙方共同討論決定。
台灣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約五分之一的痛風患者接受降尿酸治療。
因為:
- 大家都覺得生活型態調整與飲食控制超有效…
可惜,這是個悲劇,因為,就算你絕食抗議,你的血尿酸值也很難降超過 1 mg/dL - 喝水能降的尿酸也不多,他最大的功用是幫助你排出的尿酸,減少可能的泌尿道結石!
- 吃西藥超毒會傷肝腎,吃了必定提早超渡肝腎…不是等換肝就是等洗腎…
我寧可吃祕方偏方、店台藥…或是「神效痛風麥片」,真是「好騙難教」…
上篇報導最後寫的:「長期服用會造成肝腎負擔,肝腎功能不佳患者不建議使用該藥」…唉…難怪只有 1/5 的患者會選擇治療…
一堆國內外研究,包括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結果,都說使用降尿酸藥物可能可以「減緩腎病惡化」或是「減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研究原來是業障…原來是假的…
最後…如果,你是關節痛就想驗尿酸或照 X 光的,或是相信秋水仙能降尿酸、還是無法接受吃西藥可能可以增加你的壽命或保護你的心臟或腎臟,本人門診已額滿,請另尋高明!
桃園.中壢.平鎮.風濕.過敏.免疫.專科.楊宗翰.醫師
想多瞭解的同好,請上風濕病學會,仔細閱讀最新版的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診治指引!
相關文章
- 痛風相關文章
- 臨床指引相關文章
- 2016 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引 (2016/10/23)
- 如何利用 Google 找風濕過敏免疫疾病的指引 2/2 (2016/03/27)
- 官方醫學會製作的風濕過敏免疫疾病指引 1/2 (2016/03/15)
- 還記得 2015 年嗎?風濕過敏免疫疾病的指引數量爆增的一年 (2016/03/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