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論文投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論文投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6/3

投稿 the Lancet 與 JAMA

對很多留在教學醫院或是學術單位的醫療研究者而言,能有上一篇登在 JAMA 或是 the Lancet 的文章,就算是畢生的光榮(因JAMA 收到文章的刊出率約為 8%,而 Lancet 的刊出率約低於 3%。能登出來都非常不簡單。就算只是 Correspondence 通訊,也有雜誌稱為 Letters to the Editor 給編輯的信,都是針對已刊登文章的評論,但都需要經過完整的同儕回顧 peer review 才會刊登。所以,都算難度很高的任務 )。2008 年 6 月參加由醫學圖書館委員會暨台大醫圖主辦的研討會中的 Patient Safety – 醫學研究、文獻出版與醫療資訊的有效應用研討會.使用者分享 - 善用醫學資料庫,加速醫學研究發展內,邀請美國醫學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 亞太區經理 Jeremy Nielsen 為大家介紹的「如何登上期刊界的101-AMA 系列期刊」非常精彩,可惜會場中的醫師或是研究人員比例較低。

臨床醫師,除了日常的臨床工作,若同時還要兼顧教學及研究工作,實在不是件易事!
臨床醫師,除了日常的臨床工作,若同時還要兼顧教學及研究工作,實在不是件易事!
以上照片來自 freepik.com

同年12月5日在台灣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衛生政策研究發展團隊與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台北醫學大學及Elsevier出版公司合作,舉辦「國衛院實證醫學學術研究工作坊(NHRI EBM Workshop)」,主講者為「刺胳針(The Lancet)」執行編輯Bill Summerskill 醫師。與年中的演講相比,兩個講者及演講內容絕都是一等一,但同一個場地年底辦的座無虛席。個人認為是主辦單位透過實證醫學學會,讓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醫學研究者能知道有這樣一個好的講座要在台北舉辦,這種機會難得,自然報名踴躍,據協辦單位透露還因報名過度,提早關閉線上報名系統!相較之下,年中辦的那場就非常可惜。

沒能出席兩場盛會的朋友,主辦單位都有將演講內容整理好放在網路上供大家參考: